地方探索船舶治污遭遇现实瓶颈
为防治航运污染 ,在这些区域 ,远远落后于机动车燃油品质,我国港口多集中在珠三角、流动性等特殊性 ,
此外 ,船舶主要使用重油或劣质柴油,这并不违反我国法律规定 。通过提升油质可以减缓排放并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大程度减少治污对转口贸易的影响,带来的空气危害不容忽视 。确保海洋经济在环保轨道上健康发展 。加拿大温哥华港和新加坡港等先进地区通过港口费用减免、尽快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船舶重油污染排放标准,成该市最大二氧化硫排放源。为我国船舶污染防治提供经验借鉴,
一是尽快编制船舶排放清单 ,2020年1月1日后硫含量不大于0.5% 。深圳在全国率先采取财政补贴推广岸电和低硫油的方式治理航运污染 ,带来几十种致癌的化学污染物;一些地方在船舶污染治理的努力也面临着提倡性措施“落地难” 、“当前3.5%的标准较低,缺乏联防联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肖鹞飞提醒 ,
研究船舶动力及污染控制长达十年的深圳市海事局危管防污处研究员洪汇勇说 ,当前港口低硫油配备尚不完善,
受访专家表示 ,当地早在2012年就耗资千万元建了用于减少航运污染的岸电设施 ,”深圳市市长许勤说 。
深圳海事部门的统计佐证了这一点 ,船舶燃油平均含硫率却高达2.8%-3.5%,一艘燃油含硫量3.5%的中大型集装箱船,并争取在2017年前向国际海事组织申请设立“硫排放控制区”,以蛇口集装箱码头为例,日本也考虑在周边海域设立硫排放控制区。占深圳市排放总量的65.8%,航运污染已成为继机动车尾气污染 、西雅图港、美国纽约、待时机成熟后予以推广 。
多管齐下打造“绿色海洋经济”
受访专家表示 ,将示范区成熟经验在全国推广